清洁能源背后:中国海外转型矿产投资的人权和环境影响
Shutterstock (licensed)
未来十年,中国将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这就需要将大量的海外投资用于能源转型矿产的开采,中国因此也被赋予了一项重要的责任——即确保能源转型不仅快速,而且对受中国海外投资最直接影响的工人和社区而言兼顾公平。本简报特别指出,如果中国矿业公司要为世界所需的快速、公平的能源转型做出切实贡献,并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更广泛的社会目标,就必须在负责任商业实践上做出重大改进。
本报告重点分析与中国公司海外业务有关的侵犯人权和环境权行为的规模和范围。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企业责任资源中心(以下简称“资源中心”)共记录了102项侵权指控。资源中心的“转型矿产跟踪工具”(TMT)以及安第斯山脉、东南亚、肯尼亚和南非等地区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的有关人权和环境影响的报告记录了北美和欧洲公司类似的侵权指控。这些发现突显了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给世界各地弱势社区、土著民众和移民工人带来的风险。
尽管中国政府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CCCMC)在推动中资企业在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本简报的总体发现表明,在与中国公司有关的包括勘探、开采和加工流程在内的转型矿产供应链中,存在突出的人权和环境风险。
主要发现:
- 印度尼西亚所记录的侵权指控最多(27项),其次分别是秘鲁(16项)、刚果民主共和国(12项)、缅甸(11项)和津巴布韦(7项)。
- 超过三分之二的指控(69项)涉及侵犯当地社区居民的人权。最突出的风险包括影响当地居民的生计和土著人民的权利,以及磋商不充分/不到位。
- 超过半数的指控(54项)与负面环境影响有关,其中多涉及水污染、对野生动物和物种栖息地的影响和对用水的影响。
- 超过三分之一的指控(35项)涉及工人权利,具体主要涉及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 尽管指控记录的数量庞大,但这些指控涉及的39家公司中只有7家公布了人权政策,这表明公司在政策和实践领域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 尽管有关方面承诺做到公开透明,本中心就部分指控向中国公司发出22次置评请求,仅收到4次回复(回复率为18%)。
主要建议:
这些发现表明,各方亟需迫切和大力行动,以减轻与转型矿产开采有关的日益增长的人权损害风险。如果公司怠于行动,可能面临业务被迫延误或中止,运营成本上升,失去公众支持,甚至爆发冲突等问题,而这些代价是当今世界难以承受的。报告提出一种有别于以往的负责任运营的方法,此方法以人权为中心,承诺以快速、公平的能源转型为目标,以下列三个关键原则为基础:
- 共享繁荣,以建立公众支持;
- 强有力的人权和环境尽责,以减轻社会和环境损害;
- 公平谈判,营造一个稳定的投资环境。
利用转型矿产推动绿色技术发展仍将是全球优先事项。同时,矿业公司及其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涉及侵犯人权仍然是各方关切的重大问题。因此,承诺履行上述原则迫在眉睫。
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和对民间社会组织的攻击
每项指控可能涉及一个以上的影响类型。数字代表102项指控中记录的影响的次数。
69
项
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和对民间社会组织的攻击
34
项
对生计的影响
28
项
土著人民的权利
23
项
磋商不充分/不到位
环境影响
每项指控可能涉及一个以上的影响类型。数字代表102项指控中记录的影响的次数。
54
项
环境影响
24
项
水污染
23
项
对野生动物和物种栖息地的影响
21
项
获得用水
对工人的影响
每项指控可能涉及一个以上的影响类型。数字代表102项指控中记录的影响的次数。
35
项
对工人的影响
24
项
职业健康与安全
了解更多
负责任地“走出去”: 中国全球投资的社会、环境和人权影响
阅读本中心 2021 年简报:负责任地“走出去”: 中国全球投资的社会、环境和人权影响
公平能源转型原则
给予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的建议
更多关于中国海外投资的资讯
探索中国海外投资有关的指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