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sesaffiliationarrow-downarrow-leftarrow-rightarrow-upattack-typeburger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chevron-upClock iconclosedeletedevelopment-povertydiscriminationdollardownloademailenvironmentexternal-linkfacebookfiltergenderglobegroupshealthC4067174-3DD9-4B9E-AD64-284FDAAE6338@1xinformation-outlineinformationinstagraminvestment-trade-globalisationissueslabourlanguagesShapeCombined Shapeline, chart, up, arrow, graphLinkedInlocationmap-pinminusnewsorganisationotheroverviewpluspreviewArtboard 185profilerefreshIconnewssearchsecurityPathStock downStock steadyStock uptagticktooltiptwitteruniversalityweb

內容有以下的語言版本: English, 简体中文,

文章

2023年7月28日

作者:
China Labour Bulletin,
作者:
中国劳工通讯

中國:2023上半年工人罷工和抗議數量激增,製造業和建築業首當其衝

2023上半年中國工人行動綜述:疫情後罷工抗議達新高 製造業建築業成重災區

2023年07月28日

中國勞工通訊的工人集體行動地圖收錄了741起個案,數量直追去年全年總數830起。由今年1月起,地圖每月收錄的事件從86起一直上升,最高達5月的165起抗議。假設這個趨勢持續,保守估計今年全年將錄得至少1300起事件,將達到新冠疫情后新高。

從各行業的情況看,製造業的工人抗議大增:由1月的10起增加至5月最高59起。自3月後,製造業的罷工抗議持續在每月30起以上。建築行業的討薪抗議保持在每月50多起。

今年4月,中國勞工通訊曾報導沿海省份的製造業搬遷倒閉潮所激發的工人抗議。歐美陷入經濟收縮導致海外訂單減少、持續的貿易紛爭產生的不穩定因素,引致以廣東為首的電子和紡織製衣業的倒閉和關廠潮。製造業抗議中最常出現的訴求包括:工廠拖欠工資、搬遷倒閉和要求發放賠償金。中國勞工通訊曾於5月電子報報導一起富士康工人不滿企業強制調崗的抗議。

建築業的工人抗議持續以每月50多起的數量長期居首。隨著內地房地產行業收縮,部分房企陷入庫存積壓和回款困難,不少大型房企下屬的工地均有欠薪情況,事件多屬於工程完成但分包公司沒有支付完整工款。例如,6月3日,陝西省渭南市一名農民工在網上發帖,指自己和其他工人2021年時在碧桂園翡翠時代項目乾水電安裝工作,該項目在去年5月已交房,但仍有8萬多工款未有結清。

[...]

服務業工人抗議發生的數量排在建築和製造業之後。傳統零售行業面對電商的競爭,加上疫情兩年間的打擊,導致不少大賣場和超市倒閉,拖欠工人工資。由1月起,家樂福持續傳出閉店和拖欠工資的事件。

[...]

最後,讓我們回顧交通運輸行業的工人抗議。這個行業的工人集體行動以出租車司機的抗議為主,新近發展的物流運輸業也錄得一定數量的工人抗議。貨車網約平台“貨拉拉”的司機則在5月發起數起罷工,理由是不滿貨拉拉通過4次降低貨運價格、降低司機收入的手段吸引客戶在其平台下單。

隨著工人抗議和罷工事件不斷增加,中國勞工通訊留意到官方工會介入了一些集體事件。不過,工會介入的效果相當有限,過程中仍然深受官僚主義作風的影響。在一些情況,工會的作為甚至與工人的利益相抵觸。

隱私資訊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和其他網絡存儲技術。您可以在下方設置您的隱私選項。您所作的更改將立即生效。

有關我們使用網絡儲存技術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 數據使用和 Cookie 政策

Strictly necessary storage

ON
OFF

Necessary storage enables core site functionality. This site cannot function without it, so it can only be disabled by changing settings in your browser.

分析cookie

ON
OFF

您瀏覽本網頁時我們將以Google Analytics收集信息。接受此cookie將有助我們理解您的瀏覽資訊,並協助我們改善呈現資訊的方法。所有分析資訊都以匿名方式收集,我們並不能用相關資訊得到您的個人信息。谷歌在所有主要瀏覽器中都提供退出Google Analytics的添加應用程式。

市場營銷cookies

ON
OFF

我們從第三方網站獲得企業責任資訊,當中包括社交媒體和搜尋引擎。這些cookie協助我們理解相關瀏覽數據。

您在此網站上的隱私選項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和其他網絡儲存技術來增強您在必要核心功能之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