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礦業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從利益相關方溝通開始
自從2000年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礦業投資一直在海外投資中佔有很大比重,關於中資礦業投資失利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尤其是在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問題涉及到政治、環境、社會等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與其他行業一樣,中國礦業企業在“走出去”,逐步實現國際化的過程中,面臨一系列環境和社會挑戰。這些挑戰不是傳統的經濟、技術問題,而屬於非傳統問題,或者稱為隱性風險。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往往給企業帶來重大財務損失, 導致項目延期、擱置,甚至影響公司乃至國家的聲譽。
大多數走出去比較早的企業都感受到了這種非傳統風險的衝擊,尤其是礦業企業。由於礦業項目週期通常長達數年至數十年,穩定的運營環境,良好的利益相關方[1]關係對企業的長期運營至關重要。然而,企業在海外運營的過程中,常常忽視來自底層的呼聲,在與社區、勞工、非政府組織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溝通方面存在種種問題。筆者曾與某國企海外項目經理交流,企業反映的問題之一就是融入困難。這說明不少“走出去”的企業不懂得辨識利益相關方,缺乏系統化的風險管理工具。
為了幫助企業識別、減少及避免這種新型非傳統風險,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出台了《中國對外礦業投資行業社會責任指引》,參考ISO26000,針對礦業行業的特點,開發的《指引》包含八大主題: 組織治理、公平運營、供應鏈管理、人權、勞工、職業安全與健康、 環境和社區參與,系統地闡述了礦業行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以及應對的原則,引導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
指引的發布固然對企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是如何將寬泛的原則性條款付諸實踐, 開發一個淺顯易懂且容易執行的操作手冊是另一項艱鉅的任務。現實中很多指南開發後都束之高閣,沒有得到切實執行。 [2]可喜的是,五礦商會與WWF正在合作開發操作手冊和指標體系——其將詳細解釋《指引》的各條文,提供實施的步驟、方法和流程,幫助企業根據國際認可的社會責任實踐標準評估自身的表現。總之,不只是利益相關方溝通,操作手冊將幫助中國礦業企業明確應優先發展的政策、計劃、項目和目標,提昇在重點領域的表現,為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提供明晰的行動規劃和可靠的執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