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時裝品牌無法審查新疆棉供應鏈 開始轉向別國棉農
國際品牌的新疆棉困境:如何權衡商業利益和道德聲譽
2022年5月27日
2019年夏天,巴塔哥尼亞的一位高管接到了一通電話,是一家在中國工作、有良好信譽的審計機構打來的。前往新疆地區一些棉花農場的旅行計劃被取消了。很快,其他障礙也出現了。來自該地區供應商的信息開始越來越少。
戶外服裝製造商巴塔哥尼亞是一家私有企業,該公司高管、負責監督供應鏈的馬特·德懷爾說:「我們遇到了一種保密升級。」媒體報導詳細描述了新疆維吾爾人受到的廣泛鎮壓和強迫勞動,他花了一年的時間試圖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不能進入新疆也使得像巴塔哥尼亞這樣的全球服裝品牌幾乎無法查清他們的中國供應商是否使用了強迫勞動。
他們的審計公司最多只能通過影片參觀工廠。在最壞的情況下,當地監察人員受到騷擾,他們的辦公室被中國警方搜查和關閉。 [...]
品牌通常熱衷於展示他們針對強迫勞動採取的行動,但談到新疆,許多品牌完全避開了這個話題。一些人擔心,發聲可能會危及他們在中國的其他業務,並促使官員推遲他們的貨物運出。工人權利聯盟的諾瓦說,一些品牌已經向他做出了離開中國的非正式承諾,但條件是對此信息保密。
過去,Reformation等知名時尚品牌曾就勞工問題發表過言論,但拒絕就本文發表評論。
巴塔哥尼亞願意分享將其棉花供應鏈移出中國的經驗,部分原因在於其企業形象植根於活動主義。它的高管們已經判定,他們在中國的規模相對較小,值得冒這個險。[...]
巴塔哥尼亞現在已經轉向秘魯的棉農,但許多人仍處於種植有機棉的過渡階段。因此,巴塔哥尼亞不得不更改產品標籤,註明它們是用「轉換棉」(cotton-in-conversion)製成的。[...]
許多較大的公司將其產品的生產外包給利豐等公司,這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公司,它將沃爾瑪和拉夫勞倫等零售商與中國的製造商聯繫起來。
利豐沒有回應置評請求,但該公司執行長彭焜耀近日接受日本媒體集團《日經亞洲》的採訪,被問及利豐是否與新疆的工廠合作時,彭焜耀沒有回應這個問題。
他告訴日經,新疆問題已經政治化了,而利豐對政治不感興趣。「我們不會採取某種立場,」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