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已叫停煤電項目,但再生能源項目進展緩慢
![](https://media.business-humanrights.org/media/images/solar-park-g0c968cec6_1920.2e16d0ba.fill-1000x1000-c50.jpg)
Erich Westendarp | Pixabay
「『一帶一路』倡議有變得『更綠』嗎? 」 2023年9月21日
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公司和機構幫助其發展綠色能源有著「巨大興趣」—— 最近,在跟相關專家們對談中,他們告訴中外對話。 但他們也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尚未敲定大量再生能源計畫...
基本做到拋棄煤炭
新的煤電項目雖已經基本叫停,但由於存在“漏洞”,一些項目成為漏網之魚......比如巴基斯坦的一個300兆瓦燃煤電站和印度尼西亞的一個1.5吉瓦的電站。
印尼奧比島(Obi Island)的電廠項目因為是工業園區的內部設施,而不是獨立的煤炭項目,所以躲過一劫。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瓜達爾計畫首次提出的時間是2016年,後來一再推遲,所以兩國官員都不認為它是「新計畫」。 中外對話先前曾對這兩個項目進行過報導......
漫長的談判過程
有專家指出,儘管取消了許多煤電項目,但是並沒有出現一波再生能源項目來填補缺口...
之所以出現了“真空”,一個原因可能是,習主席的這句承諾沒有具體說明如何處理籌建階段的煤電項目......其他專家表示,一項政令的落地需要時間... ....其他一些挑戰,包括一些國家缺乏「配套的基礎設施」...
再生能源專案的規模通常比燃煤電廠小得多。 這就意味著中國能源投資者、銀行和開發商需要運用新的商業邏輯和方法。
「交通燈體系」
幾家國內外組織發布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可以評估「一帶一路」計畫的環境影響,指導中國公司提高投資的可持續性。
《一帶一路》計畫綠色發展指南( Green Development Guidance)就是其中之一......該指南也被稱為“交通燈體系”,因為它根據“一帶一路”項目的氣候、生態 和環境影響,利用「紅、黃、綠」三種顏色對它們進行分級分類...
在美國、亞洲、大洋洲和歐洲都設有辦事處的非營利組織——亞洲協會(Aisa Society)開發了一個數位“工具包”,幫助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當地社區和公司確保他們的項目 「互惠互利、公平包容、能夠推動環境和社會的永續發展」...
如何走得更遠
展望不久的將來,專家們列出了他們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更多地看到的幾類再生能源項目。
「一個是在當地生產能源轉型相關的產品,」王珂禮說......王曉軍強調了中國公司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力建設」的重要性,例如推動技術轉移,將某些可 再生能源生產鏈轉移到東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