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sesaffiliationarrow-downarrow-leftarrow-rightarrow-upattack-typeburger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chevron-upClock iconclosedeletedevelopment-povertydiscriminationdollardownloademailenvironmentexternal-linkfacebookfiltergenderglobegroupshealthC4067174-3DD9-4B9E-AD64-284FDAAE6338@1xinformation-outlineinformationinstagraminvestment-trade-globalisationissueslabourlanguagesShapeCombined Shapeline, chart, up, arrow, graphLinkedInlocationmap-pinminusnewsorganisationotheroverviewpluspreviewArtboard 185profilerefreshIconnewssearchsecurityPathStock downStock steadyStock uptagticktooltiptwitteruniversalityweb

內容有以下的語言版本: English, 简体中文,

更新

2019年12月15日

《中國海外負責任投資快訊》第八期 2019年12月: 性別平等

歡迎關注企業責任資源中心第八期《中國海外負責任投資快訊》。本快訊旨在搭建一個優質信息平台,為您提供中國海外投資環境和社會影響的最新消息,研究觀察和工具指南等資源,促進同儕學習和知情決策。本期我們聚焦性別平等。

請按此參看往期快訊:第一期:自主、事先和知情同意權(FPIC)第二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IIB)第三期:負責任採礦業第四期:緬甸第五期:受衝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 第六期:負責任的土地使用、管理和投資第七期: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披露按此訂閱本快訊。如希望對本快訊或本中心網站相關材料提出建議,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將性別平等納入負責任商業實踐

儘管《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本身未能全面展開關於企業和國家預防和糾正基於性別的歧視的責任的討論,通過近十年各界以法律、法規、政策、倡議、行為守則等形式落實《指導原則》的實踐經驗,人權和企業界已逐步達成共識,即企業必須超越最低的人權標準,並考慮採取什麼措施可能在具體情況下施展其影響力,通過界定、應對和幫助消除系統性的不平等來促進人權保障。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工作組今年發佈的性別框架和指引(A / HRC / 41/43),以及國際勞工組織《關於消除勞動世界中的暴力和騷擾的公約》。

性別視角在「中國走出去」的語境中仍是缺失的一環。儘管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再次確認落實對聯合國《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承諾,促進和平、發展和人權,其中無疑包含性別平等的要素,但目前少有中國海外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投資和負責任商業實踐的政策和倡議納入性別的維度,不同行業的投資、貿易和商業實踐對性別,尤其是對性別光譜中不同群體——男性、女性、跨性別、非常規性別、和其他性別認同的多元、交叉影響的研究仍然乏善可陳。《「一帶一路」倡議與性別平等》報告分析了中國政策與國際標準和實踐的差距,並分別對中國政府和企業提出了具體的行動建議。

我們感謝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工商業與人權專家Harpreet Kaur,以及我們的同事黃鐘為本期快訊撰寫博客。 Harpreet介紹了由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工作組成員蘇里亞·德瓦(Surya Deva)教授領導制定的《性別指導》的關鍵概念,以及投資者和企業如何在該文件的指導下,將性別敏感的方法納入投資和商業實踐中。黃鐘在其實地研究的基礎上,展示了在海外的中國公司在促進工作場所和社區的性別平等和融合方面新興的良好實踐。企業只有通過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行動應對系統性挑戰,彌合當前的差距,才能釋放出巨大的潛力。